新闻中心/News Center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参加中国青年报记者访谈

  • 2022-04-22

俄罗斯开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之后,俄方始终没有关闭同乌方的对话大门,乌克兰方面却随着战局演变不断调整立场和态度。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决定乌方立场的主动权并不在泽连斯基手中,乌方在和谈立场上的反复无常,一方面有战场形势变化和乌内政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事实上已成为决定乌克兰局势走向和乌克兰命运的最关键因素。

泽连斯基立场反复无常

4月17日,泽连斯基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称,如果有谈判的机会,基辅愿意同莫斯科继续进行和谈。这是泽连斯基对于和谈的最新表态。但事实上,乌方立场此前已经历了多次反复。

3月,俄乌双方进行了多轮外交谈判,但都没有取得明显进展,也没有形成任何文件。其间,泽连斯基曾就和谈和“领土妥协”展现出一定意愿,但随着美西方对乌援助力度不断加大,乌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似乎好于预期,基辅方面的表态也发生了变化。

在乌东领土问题上,泽连斯基的表态从软到硬。3月6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他曾说,乌方愿就乌东地区领土存续与俄方寻找妥协方案。3月20日他改口称:“乌方不会接受在领土问题上对俄方妥协。”到了3月29日,他的表态更加强硬:“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保障,不要期待我们作出任何妥协。”

在是否加入北约问题上,泽连斯基的表态更加反复无常。3月6日他表示:“乌克兰已不再热衷于加入北约。”时至4月“布查事件”发生后,泽连斯基4月5日表示:“如果明天北约邀请我们加入,我们将立刻加入。我们也不会再同俄罗斯就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问题进行谈判。”

4月9日,泽连斯基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再次改口:“乌克兰别无选择,只能同俄罗斯坐在谈判桌前。”4月17日他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基辅愿意同莫斯科继续进行和谈,不过同时也说,“乌克兰有能力与俄罗斯打10年仗”。4月19日,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对媒体表示,“俄乌冲突的结局将在战场上决定,而不是谈判桌上”。

泽连斯基很难自主决定乌方立场

泽连斯基立场态度为何不断变化甚至反转?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决定乌方立场的主动权并不在泽连斯基自己手中,在不同时间节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泽连斯基很难自主决定。泽连斯基在台前的反复无常,体现的是美国和北约在幕后对战局发展的谋划与操控。王宪举说:“如果北约想让俄乌双方进行和谈并实现停火,其实很简单,没有外部军事和经济援助,以乌克兰自身的军事实力,其实无力维持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

泽连斯基态度不断变化,被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美西方对乌克兰立场的左右。除了王宪举的上述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为使俄乌冲突朝着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美西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乌方的决策与立场。出于政权安全等考量,泽连斯基也必须尽可能满足西方的要求,按西方的意图说话和行事。

第二,对战局发展的认知和判断。在赵会荣看来,乌军在战场的表现似乎好于预期,让乌克兰说话“底气”更足。随着战局发展,乌方认为自己并未处于明显劣势,甚至让基辅的决策者看到了“胜利曙光”,这给了泽连斯基放言“有能力与俄罗斯打10年仗”的底气。

第三,乌克兰政府内部分歧。王宪举认为,在乌克兰国内甚至泽连斯基的决策圈周围,政治立场也是存在明显分歧的。一部分人希望与俄罗斯进行和谈,另一部分人则倾向于依仗外部军事援助与俄罗斯进行长期军事对抗。王宪举说:“泽连斯基对和谈态度的不断变化,也体现了他的一种策略——努力平衡国内的不同政见。”

谁将主宰乌克兰未来的命运?

在乌克兰战场上,痛苦和悲伤都由昔日的兄弟国家乌克兰与俄罗斯用鲜血和泪水来承受。《美国保守派》杂志4月14日刊文说:“美国将与俄罗斯战斗到底,直至牺牲掉最后一个乌克兰人。”4月18日,泽连斯基在每日例行视频讲话中称,“乌军已经准备好了在顿巴斯同俄军战斗到底,乌克兰不会放弃抵抗”。

谈到乌克兰发展道路选择问题时,赵会荣对中青报·中青网表示,美西方对整个欧亚地区的政策是置于其对俄政策框架之下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俄罗斯才是西方的战略焦点。她说:“推动欧亚地区国家的‘民主自由’,是西方的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更多地是服务于其遏俄战略。但遗憾的是,很多欧亚国家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民主’的工具属性,误以为这就是西方的‘目的’。”

就说乌克兰吧——倘若乌克兰的“民主自由”和经济发展是西方所希望看到的,乌克兰局势就不可能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从选择成为“工具”的那一刻起,正如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所言,“乌克兰就已经沦为西方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谁在主宰乌克兰的命运?不论是谁,肯定不是乌克兰自己。


撰稿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 祺

原文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2-04/21/content_r2m8q6s3.html?gid="nDMbAyk4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