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论》石敏俊教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政策模拟分析
- 2018-02-01
- 次
引言
2013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2]。共建“一带一路”的目的在于推动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 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 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对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网络、深化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5]。
一般认为, 我国与中亚国家在资源、贸易、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互补性较强, 特别是新疆与中亚各国拥有相似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消费结构, 推进中国-中亚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有助于新疆农产品销往哈萨克斯坦, 甚至进入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其他中亚国家的市场[6-8]。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使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和经济合作领域有了相对完备的合作机制, 有助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而中亚地区应是现阶段经贸合作的重点区域[9,10]。然而, 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特别是中亚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有的研究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经济规模差异较大, 推进自由贸易难度较大特别是俄罗斯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怀有疑虑和戒心, 担心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贸易自由化会不会是中国占主导地位[11]。
2010年,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启动了俄-白-哈关税同盟, 使得周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对我国推进向西开放、深化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增添了更为严峻的挑战[12]。尽管近年来中国与俄-白-哈关税同盟成员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 2012年, 中国与俄-白-哈关税同盟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额达1 146亿美元, 已成为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13], 但中国与俄-白-哈关税同盟成员国贸易额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黑龙江口岸的中俄边境贸易增长来实现的, 俄-白-哈关税同盟使得我国对哈出口受阻, 尤其是对新疆的边境贸易带来了较大冲击[14]。为了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带来的冲击, 部分学者提出要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 以中哈霍尔果斯经济合作中心为主建立中哈自由贸易区, 中吉边境自由贸易区、中国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等[15]。有的学者认为, 应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础, 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或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16-19]。然而, 对于中亚自由贸易区或者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仍然缺乏基于定量分析的深入探讨。
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 使得参与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的企业经营困难, 边境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是应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 促进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关系深化, 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拟采用GTAP模型, 利用政策模拟方法, 定量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 探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于发展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作用。
模型与情景设计
1、GTAP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是具有坚实的微观经济理论基础的经济模型, 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政策模拟分析工具[20,21]。在CGE模型里, 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经济主体基于效用最大化做出行为决策, 参与市场交易, 并根据市场供需平衡的反馈调整行为决策, 经过反复迭代计算, 直至市场出清, 达到一般均衡。
GTAP模型为当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全球多国CGE模型, 拥有完善的模型系统与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中包含投入产出数据、双边贸易数据、贸易保护数据及能源数据等[22,23]。GTAP模型假设市场完全竞争,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生产者最小化其成本, 消费者最大化其效用, 所有产品和要素市场出清。产品的生产函数采用嵌套的CES函数, 中间投入品由国内和国外产品通过CET函数复合而成, 国外产品按原产地进行分类 (阿明顿假设) , 并通过CES方程复合为单一的进口产品。要素市场上, 劳动力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 土地不是完全流动的, 因此不同用途的土地价格可能不一致。一个国家只有一个账户, 所有的收入包括税收和禀赋收入都汇聚到这个账户, 并通过CD函数, 以固定比例将收入分配到消费、投资及政府购买三个部门。私人消费采用CDE函数, 政府购买采用CD函数。在GTAP模型中, 还包含有两个国际部门, 即国际银行和国际运输部门, 各国的储蓄汇总于国际银行, 并根据资本回报率在各国之间进行分配, 国际运输部门用来平衡到岸价CIF和离岸价FOB的差异, 并通过双边贸易将世界各国联系起来[24,25]。
本文采用的GTAP8.0数据库为最新的数据库 (2007年) , 包含129个国家或地区、57个部门。
2、区域和部门划分
本文考虑到研究目的, 重点聚焦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其主要贸易伙伴及周边大国, 因此将GTAP模型原有的129个国家和地区归并为9个区域 (见表1) ;并结合产业部门特征, 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特点, 将原有的57个产业部门归并为11个部门 (见表2) 。
3、情景设计
本文采用比较静态模拟, 通过设计不同的情景并比较情景模拟结果, 分析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及相关国家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影响。根据不同的贸易自由化方案, 本文设计了三种情景进行模拟 (见图1) 。
BAK (Russia-Belarus-Kazakstan) :俄-白-哈关税同盟情景, 由于俄-白-哈关税同盟已于2010年建立, 此情景主要模拟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影响。
MS (member states of SCO) :在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基础上, 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为主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区, 具体范围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AS (all states of SCO) :在情景MS的基础上, 将跨境自由贸易区的范围扩至上海合作组织所有国家, 即除成员国外, 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参会客人相关组织内的国家和地区均纳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除成员国外, 还具体包括: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独联体其他国家以及东盟10国。
为了准确评估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经济影响, 本文将建立自贸易区后的各国间各种产品进口关税均设定为0, 并假定资本在全球各个地区间可以自由流动, 各国的初始投资水平不变。
1、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 俄-白-哈域内贸易成本降低。在BAK情景下, 受对俄、白、哈出口减少的影响, 中国的出口贸易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 同时进口贸易也受到影响, 对中国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如果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为主建立自由贸易区,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经济增长都将受到积极的影响。表3显示, 在MS情景下, 中国的GDP将增加0.02%, 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加0.32%与0.60%。
如果将自由贸易区的范围扩大至上海合作组织所有国家, 中国的受益将会更大。表3显示, 在AS情景下, 中国的GDP将增加0.11%, 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1.84%与3.04%。
总体来看,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以及进出口贸易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为主建立自由贸易区, 上述负面影响不仅可以抵消, 而且还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果自由贸易区的范围扩大至上合组织所有国家, 这种积极影响将可以进一步扩大。
(2) 对中国各产业部门的影响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BAK情景下, 轻纺造纸业的产出将下降0.02%, 其他部门所受影响较小。
在MS情景下, 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轻纺造纸等部门的产出增长幅度较大。能源、其他矿采、原材料、加工制造、其他制造业等相对不那么具有优势的部门则将受到负面冲击。
在AS情景下, 由于自由贸易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各产业部门产出所受影响幅度变大, 变动方向与MS情景下基本相同但略有差异。随着东盟及南亚等地区国家的加入, 我国的农林牧渔、食品加工、服装等3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将削弱, 其中服装产出增加的幅度相对于MS情景有所减小, 农林牧渔、食品加工的产出则出现下降,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4。
总的来看, 轻纺造纸部门的产出将显著受益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自由贸易区范围的扩大, 农林牧渔、食品加工、服装3个部门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的扩大将丧失一定的比较优势, 基础服务受国内需求的增强而产出有所增加, 而其他部门则普遍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
(3) 对中国各产业部门出口的影响
在BAK情景下,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导致我国出口将下降0.01%。分部门来看, 轻纺造纸、食品加工、原材料3个部门的出口将有所下降, 基础服务、农林牧渔、服装、其他制造、商业服务5个部门的出口有所增长, 其他部门所受影响较小。
在MS情景下, 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轻纺造纸等部门的出口增长幅度较大。农林牧渔、能源、食品加工、原材料等4个部门的出口也将有所增长, 其他部门的出口则将受到负面冲击。
在AS情景下, 由于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大幅扩大, 各部门出口所受影响变大, 加工制造、轻纺造纸、原材料3大出口部门的出口均受到了较大的正面影响, 农林牧渔、能源、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制造4个部门的出口也有所增长, 其他部门受到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能源部门的出口增长幅度高达10.48%, 考虑到其出口份额不大, 基本可以忽略,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5。
总的来看, 农林牧渔、能源、服装3个部门在不同情景下都将受到积极影响, 食品加工、轻纺造纸、原材料、加工制造4个部门的比较优势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愈加显著, 其他部门的出口将受到负面影响。
(4) 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影响
在BAK情景下, 就出口而言, 中国向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出口大幅下降, 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也受到影响, 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略有增长, 表现为对中亚相关国家出口的减少和向其他区域的贸易转移。从进口来看, 主要表现为中国从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进口小幅下滑。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
在MS情景下, 出口方面, 中国对俄罗斯、中亚其他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出口大幅度增长, 相互受益, 而对其他非成员国的出口均有下降。从进口来看, 除观察员国外, 中国从其他国家的进口总体上保持增长, 其中, 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其他国家。可以看出,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与中亚地区国家的经贸联系。
在AS情景下, 出口方面, 我国对中亚国家、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均大幅度增长, 对观察员国等自由贸易区新加入成员的出口增长幅度高达60.73%, 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出口大幅增长, 土耳其、独联体其他国家、东盟也有所受益。从进口来看, 中国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其他国家和白俄罗斯的进口大幅增长, 中亚其他国家、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的进口上升幅度最大。中国与上合组织相关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变得更为密切,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6、7。
总的来看,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将促进自由贸易区内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建立自由贸易区, 有利于密切各国经济联系, 实现共同发展。
2、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贸易的影响
(1) 对各国 (地区) 经济增长和进出口的影响
在BAK情景下,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降低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3国的域内贸易成本, 3国的进出口均出现大幅提升。其中, 白俄罗斯的出口增长5.89%, 进口增长4.72%;哈萨克斯坦出口增长2.13%, 进口增长2.52%;俄罗斯出口增长0.46%, 进口增长0.85%。由于白俄罗斯长期以来存在贸易逆差, 虽然俄-白-哈关税同盟使其出口增长幅度大于进口增长, 但逆差依然很大, 因而GDP将下降0.46%。俄-白-哈关税同盟使得俄罗斯和哈萨克的GDP将分别增长0.02%与0.19%。关税同盟外的其他国家均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除吉尔吉斯斯坦之外, 其他国家所受影响并不大。
在MS情景下,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均有较大的提升, 俄罗斯的出口由BAK情景的0.46%提升到1.44%, 进口由0.85%上升到2.35%, 哈萨克斯坦进出口也实现了增加。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出口也将实现大幅增长。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各国的经济增长加快。其中, 俄罗斯的GDP由BAK情景的0.02%上升到0.10%, 提升0.08个百分点。白俄罗斯虽然没有加入到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将促进其出口增长, 但GDP增长仍旧为负。
在AS情景下, 纳入到自由贸易区内的所有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进出口和经济增长均受到了积极影响。与MS情景相比, 新加入到自由贸易区内的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观察员国的进口和GDP也将提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其中出口所受影响由-0.03%提升到5.71%, 进口由-0.03%提升到5.45%, GDP由基本不受影响到提升0.54%。此外, 中亚其他国家所受影响也较大, 这是因为其主要周边国家纳入到了自由贸易区中来,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8。
总的来看,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参与自由贸易区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
(2) 对各国 (地区) 之间贸易的影响
在BAK情景下, 由于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 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的出口分别增长30.67%与20.87%, 哈萨克斯坦向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出口分别增长2.42%与18.46%, 白俄罗斯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出口分别增长3.99%与33.70%。总的来看, 其他国家所受影响为负,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9。
在MS情景下, 由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 成员国间的贸易大幅增长。与BAK情景相比, 中俄贸易更加密切, 俄罗斯向其他国家的出口所受影响不大, 而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出现大幅下降;吉尔吉斯斯坦向哈萨克斯坦的出口大幅增长, 中亚其他国家 (塔、乌、土) 与哈萨克的贸易关系更为密切。而其他国家所受影响并不大, 各国间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变化参见表10。
在AS情景下, 由于自由贸易区范围的扩大, 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合作伙伴国、参与客人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与MS情景相比, 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观察员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进出口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其他相关国家也出现了类似增长。各国间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变化参见表11。
总的来看,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观察员国是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最大受益国。自由贸易区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的同时, 有利于调整国家贸易结构、商品结构、进出口结构等, 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3) 对各国产业部门出口的影响
在BAK情景下, 由于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 3国的出口均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分部分来看, 俄罗斯的食品加工、服装、轻纺造纸、加工制造4个部门的出口增长较大, 农林牧渔、基础服务、商业服务3个部门的出口则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哈萨克斯坦各个部门的出口均出现了增加, 其中服装、轻纺造纸、加工制造、其他制造4个部门的出口增长幅度较大;除基础服务和商业服务外, 白俄罗斯的其他部门的出口也出现了增长, 其中能源部门出口增长幅度高达12.59%, 农林牧渔、食品加工、服装、轻纺造纸等部门的出口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 吉尔吉斯斯坦虽然出口在整体上所受影响不大, 但食品加工部门的出口下降了12.72%。其他国家各个部门所受影响较小,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12。
在MS情景下,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自由贸易区的各国出口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分部门来看, 中国的服装、轻纺造纸, 俄罗斯的食品加工、加工制造, 哈萨克斯坦的原材料, 吉尔吉斯斯坦的食品加工, 中亚其他国家的农林牧渔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 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部门出口下降幅度高达58.41%, 但由于所占份额较小, 基本可以忽略, 俄罗斯的服装部门、哈萨克斯坦的服装和加工制造部门也是类似情况,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13。
在AS情景下, 与MS情景相比, 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出口增长幅度变大。由于自由贸易区范围的扩大, 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观察员国的农林牧渔、食品加工、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出口出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其他相关国家的农林牧渔、食品加工、原材料出口增长速度也有所变快。而哈萨克斯坦的食品加工和其他相关国家的基础服务和商业服务部门的出口则出现了下降, 具体所受影响参见表14.
总的来看, 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的扩大, 各国各部门出口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从出口额的绝对增加值来看, 中国的轻纺造纸、原材料, 俄罗斯的食品加工、加工制造, 哈萨克斯坦的农林牧渔、能源, 吉尔吉斯斯坦的原材料, 中亚其他国家的农林牧渔和原材料、观察员国家的农林牧渔、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 白俄罗斯的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 其他相关国家的食品加工和原材料, 以上部门的出口增长较大。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GTAP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 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 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 可以有效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 有助于中国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 也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 符合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战略利益, 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并且, 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大到上海合作组织相关的所有国家, 对中国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的促进效果会更加显著。
新疆地处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要地, 在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也可以收获更多的经济福利。
无论是自由贸易区范围局限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还是扩大到上海合作组织相关的所有国家, 新疆均可以充分利用贸易自由化的有利条件, 深化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 并随着区域合作范围的扩大, 进一步深化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中亚国家的区域合作, 新疆自身也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 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市场需求, 成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深化经贸合作的纽带和桥头堡。
本文的研究工作还只是基于比较静态的模拟分析, 未来可考虑引入动态模拟分析, 并细化刻画新疆在中国-中亚国家的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这些工作有待未来的研究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