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Research

王宪举:中俄印三边关系亟需改善

  • 2021-02-10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应邀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快速变化的世界与欧亚合作的前景”研讨座谈会并发言。

王宪举认为,中俄印关系对于欧亚合作与世界发展的前景,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最近20多年来,俄中印三边关系经历了建立、发展和停滞的过程。目前的三边关系状况令人感到遗憾和担心,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善和加强。

1996至2005年是俄印中摸索建立三边关系的阶段。1996年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提出建立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战略合作的建议。2005年6月三国外长首次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会晤,开始了俄印中三边关系的活跃期和积极发展期:2006年6月俄印中峰会在圣彼得堡举行。2009年金砖国家第一次峰会在叶卡捷琳堡召开。2017年6月,在中俄协作支持下,印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

然而,2017年8月印中在洞朗地区发生了冲突。2020年6月印度在印中边境加勒万河谷再次挑衅,致使边境局势骤然紧张。印度还把矛盾扩大到其他领域,对包括59款应用程序在内的一些中国商品实行限制或封禁,使两国经贸合作受到损害。

近年来俄印关系也出现停滞。双边经贸关系下降,2019年双边贸易额112亿美元,两国在对方外贸总额的比重均不到2%。2020年俄印贸易额已降到不足100亿美元。除新冠疫情冲击外,印度减少从俄引进军事技术、大量增加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进口武器装备,使俄印军技合作出现停滞趋势。

与此同时,俄印中三边关系也处于停顿不前的状态,这不仅对三国关系带来消极影响,而且对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集团等国际组织产生不良作用。

应该指出,俄印中三边关系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美国对印度的利诱和拉拢。自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后,美国利用印度对倡议的消极态度,加紧了拉拢印度的步伐。2015年美印签署了《防务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美国授予印度“主要防务伙伴”地位,并于8月签署了美印《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2017年特朗普总统为了加紧遏制中国发展,把“印太战略”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重启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2018年美国抛出“印太经济愿景”,声称要提供与“一带一路”倡议所不同的“另一种选择”。2019年9月和2020年2月,莫迪总理和特朗普总统分别访问美、印。继印度内阁2020年2月中旬批准以26亿美元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购买24架MH-60R“海鹰”直升机协议后, 双方商定美向印出售超过30亿美元的防空雷达、导弹等军事装备。10月27日美印又签署了《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允许印度使用美国的卫星和地图数据,建立美印军事后勤相互支持的体系。这意味着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的“准盟国”。

俄中印三边关系发生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莫迪政府改变了先前奉行的大国“平衡政策”以及与中国“睦邻合作”政策,有意在亚太地区打“美国牌”,利用美国,遏制中国,安抚俄罗斯。这一摒弃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政策缺乏远见卓识,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很大的冒险性,对于印度的长治久安和对外合作必将带来负面影响。

最近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科尔图诺夫发表的《俄罗斯可能会失去印度,以及如何避免?》一文,对俄印关系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并对改善俄印中关系提出了若干建议。他认为,“莫斯科可以提出在北极、中亚和俄罗斯远东开展三边合作的新建议”。三国“还可以在农业、食品工业、制药业、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我认为科尔图诺夫先生的建议是十分积极和有益的,作为呼应与支持,我想作以下补充:

第一,中俄印三国应坚持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多边主义的方针和原则。

第二,继续举行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三边高层会晤,增加多层次多级别多形式的接触与会谈,坦诚交换各种意见和商讨合作事宜。中印应妥善管控边界争议,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借鉴中俄边界谈判成功经验,加快中印边界谈判进程。

第三,以交流防控经验、合作研发和使用疫苗为契机,加大协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力度,推进三国健康卫生共同体建设。

第四,消除发展经贸和科技合作的各种障碍,为促进三国经济复苏和加快经济发展采取协作措施。

第五,除双边活动外,可以轮流举行三边文化节,加强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合作的社会基础。

第六,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框架内的合作,促进阿富汗问题解决,加强中亚、南亚等地区合作,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新的国际秩序。在多边主义的未来世界结构中,如果中俄印这三个新兴国家能够和谐协作,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比较安全、比较稳定。

因此,希望印度对外政策重新回到睦邻友好、互利协作、平衡而负责任的轨道。这样,印俄中关系就会迎来新的美好春天。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uAzixeGrz8EwA4gaC8CXA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