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许勤华:上合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向前
- 2018-06-14
- 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许勤华
上合的发展也是中国外交自我成长的过程
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刚刚成立时,国外媒体对其并不看好。一方面,他们怀疑由中国是否有能力持续的主导、推动这种多边合作机制运行下去。这个机制中作为“双头”领导的俄罗斯和中国不会因为利益冲突而使上合组织陷入停顿,最终失去意义。另一方面,他们对上合框架中的一些投资前景十分悲观,例如中哈天然气管道等。然而,上合走到现在,在青岛举办的峰会让我们拥有了信心。
上海合作组织刚刚成立的时候,这一机制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就是安全。现在随着上合组织的不断发展,主要的议题变成了两个:经贸和安全。我们在参与内部讨论的时候,经常有学者提出:经贸这个主题的发展很有限,上海合作组织这么多年就是一个清谈馆。但是我认为,即使是清谈,也非常重要。因为多边合作平台很多时候就是清谈,但是因为只有清谈了,才能够加深清谈各方的关系,就比如大家在召开会议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见面、相互倾听,可以促进相互的亲近感的增加,推进各方的合作。
同时,上合组织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自我成长的过程。上合各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合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其实就是在上海精神的引导之下的成功范例。我们常说中国的处理双边外交关系的能力强于我们处理多边外交能力,但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当中,我们主动选择的就是越来越往多边外交、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
此次的上合青岛峰会,在会议公报当中特别强调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秉持SDG——也就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全方位合作。说以后经贸合作当中,可能会加入可持续发展议题。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绿色技术和发展都将在上合的框架之下展开,不仅仅是原来我们所说的油气资源的合作。但是资金的缺乏确实是重要的制约,这也是我们学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议题的不断加入和落实,是上合组织不断发展的表现,也是中国外交自我成长的表现。
上合与“一带一路”:注定分不开的未来
在讨论上海合作组织的时候,很多学者愿意将这一话题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两者没有关系,并非一定要放在一起讨论。我个人认为,确实,从机制建设的角度来讲,一个是倡议一个是组织,这两者当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上合组织所有成员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特别重要的国家,“一带一路”当中核心的区域也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所在地,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无法明确区分。
此外,上海合作组织所倡导的的“上海精神”,其实是我们今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而“一带一路”今后的建设必须跟这个理念相配套,发展出一套新的方式和模式,真正让“一带一路”成为互利、开放、包容的共同发展的国际倡议。
中国在“一带一路”当中有哪些可为和不可为?卡内基学会有一位学者,曾经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有四大风险。我们不怀疑、否认他所提出的这些风险确实存在。欧亚大陆的中部——也就是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带,从历史上来讲,进入这一地区的力量较强的国家,都会由于过度消耗自身力量而导致失败。如果我们要在这里建设“一带一路”,可能会消耗本身的实力。因此,中国还要建设“一带一路”吗?亦或者怎么建设?但是,中国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有这样的实力,否则就是骄傲和虚伪。因此,中国在这一代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一种必然。
按照世界体系论的观点,这一地区的国家都并不是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而是边缘和半边缘国家。因此我们只能团结起来,基于我们这些拥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推动共同的发展,否则我们就只能在世界体系中处于受压迫的边缘、半边缘地位。欧亚大陆是中美俄三边关系当中,特别凸现其地缘性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欧亚大陆的所有基础设施、能源、产业等各方面,已经使欧亚大陆形成了内部可以自我循环的地区合作平台,而这个平台如果说把它脱离出全世界,都可以自我生存下去。比如在能源领域,三个属性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内部都有:能源消费国、能源资源国和途经国。在这个区域内,市场、消费、资源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机制和游戏的规则,对我们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做的事情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但是我们要做的,是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大家共同投资、共同收益。我们很多时候经常会说,我们又在一带一路投资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其实都是种子基金,这是我们邀请大家提取这个地区公共安全产品的种子基金。在投资的过程当中,需要的是大家共同投资,共同分享,只有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践行上合精神,才能推动一带一路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