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鲁桂成大使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演讲

  • 2018-11-24

2018年11月23日,前驻土库曼斯坦和白俄罗斯大使、外交部档案馆馆长(2012年至2018年2月)鲁桂成访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会见,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的进展与挑战、人民大学在“一带一路”合作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高校如何深化“一带一路”研究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贞实,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关雪凌教授等参加了会见。


会见后,鲁桂成大使作为“欧亚大讲堂”嘉宾,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在外交前沿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演讲。


杜鹏副校长出席并致辞。他表示,五年来,“一带一路”在拉动沿线国家投资兴业、密切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增进了中国同有关国家的政治互信,加强了文化包容,打开了我国多边外交的新局面,已经成为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新平台,为我国开拓全方位的外交格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其中,对苏俄研究优势独特。特别是2015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莅临人民大学共同见证了俄罗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仪式。三年来,俄罗斯研究中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也将我校与中东欧、中亚等地区国家高校的合作推向了更高水平和更广阔领域。


鲁桂成大使首先结合自己40余年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阐述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涵是坚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鲁大使还讲述了他作为一名外交官,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促成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输入中国,推动中土两国加深能源合作。他介绍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与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它的建成通气大幅提高了我国清洁能源的比例,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源源不断的输往我国,覆盖18个省市,200多个县,惠及近4亿人口,这对于我国维护油气资源稳定、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谈及外交工作的使命与宗旨,鲁大使强调,外交工作就是要充分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为国家分忧,为企业排忧解难,发挥桥梁作用,并要在关键时刻走在外交前沿。他表示,外交工作不但要有全局观点,还要有担当精神,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

鲁桂成大使的演讲热情洋溢、生动形象,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演讲后,鲁大使回答了现场嘉宾的提问。他谈道,“一带一路”主要是“三共”:共商、共建、共享,其中体现的原则是自愿,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做好中国事情、讲好中国故事。面对同学提出的感想,他表示很高兴看到国内现在对“一带一路”的认识越来越趋同,“一带一路”不单单是一个途径、一项任务,而是伴随我们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奋进的一项重要工程,希望大家都能呵护它。


讲座由中心主任关雪凌教授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院首席顾问胡振华教授,前驻土库曼斯坦大使殷松龄先生,中国原驻白俄罗斯使馆领事周建忠,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参赞王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利芳、门淑莲,经济日报前驻中亚首席记者、研究员李垂发等嘉宾参加活动。

鲁桂成大使在外交领域工作40余年,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长期参与中苏(中俄)、中哈、中吉、中塔边界谈判,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做了大量工作。他担任驻土库曼斯坦大使时,促成了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的重要项目,被土库曼斯坦总统授予“友谊勋章”。2011年他又被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授予“弗兰西斯科•斯科里纳勋章”。我国外交部表彰鲁大使,称他在“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