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Research

《俄罗斯经济与政治研究报告》:俄罗斯贸易政策的最新发展:欧亚经济联盟内贸易便利化的案例

  • 2017-05-20

作者:

S. Sutyrin:Prof. Sergei Sutyrin is a Head of the World Economy Department and the WTO Chair Holder in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Russia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and global governance.

Dr. Olga Trofimenk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World Economy Department,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 concentrates on glob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Dr. Alexandra Koval :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World Economy Department,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de policy of Russia and Latin Americ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f. Tatiana Isachenko: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Foreign


摘要:贸易便利化是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之一——贸易便利化协议(TFA)是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取得的少有切实成就之一。自2012年,俄罗斯联邦签署了批准其加入WTO的协议,成为了WTO的正式成员。贸易便利化本身有助于提高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关键指标,从而提升全国整体经济水平。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在实施TFA中的一些重要条款的能力有限。问题在于,由于欧亚经济联盟[EAEU, 欧亚经济联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与之前的俄白哈海关联盟不同的是,它包括了亚美尼亚共和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于2015年1月1日和2015年5月8日加入)。这一新的区域占世界出口量的3.7%和世界进口量的2.3%。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意味着贸易政策的协调、单一经济空间的创立、贸易的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的投资流动。与此同时,目前的合作水平(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除外)相当低,区域价值链几乎不存在。] 的成立,关键贸易政策的决策权属于超国家机构,即欧亚经济委员会(EEC)。本文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协议中哪些规定的完善可能有助于贸易便利化,特别是在建立与恢复区域价值链(RVC)方面起到作用。

关键词:欧亚经济联盟,区域一体化,区域价值链,贸易便利化,不对称一体化


Abstract:Trade facil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rend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development. Respectiv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greement – 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 (TFA) is one of really few tangible achievements during Doha round of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Russian Federation, being a full-fledged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 from 2012, signed and ratified it. Trade facilitation per se could help to improve key indicators of Russian foreign trade and hence contribute national economy performance in general. At the same time, Russian Federation has limited capacity in implementing some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TFA. The point is that due to establishing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EAEU)[ The EAEU came into force on January 1, 2015.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ly existing Customs Union of Russian Federation, Republic of Belarus and Republic of Kazakhstan it also encompasses Republic Armenia and Kyrgyzstan (since 02.01.15 and 08.05.15 correspondingly). A new regional block constitutes about 3.7 per cent of the world export and 2.3 per cent of the world import. Creation of the EAEU implies harmonization of trade policy, creation of the single economic space, development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flows between member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current level of co-operation (with an exception of Russian-Belarusian relations) is rather low. Regional value chains are hardly existing.] key decisions on trade policy of the alliance belong to the supra-national body, namely Eurasian Economic Commission (EEC). The paper assesses developments in EAEU regulation presumable conducive to trade facilitation, in particular, establishing/restoration of regional value chains.

Keywords: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the EAEU, regional integration, regional value chains, trade facilitation, asymmetric integration.


一、引言

2014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通过。白俄罗斯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批准了该条约。2015年1月1日,条约正式生效。2015年1月2日,亚美尼亚共和国也“加入了该俱乐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加入协议书于201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签署,并在三个月后的8月12日生效。欧亚经济委员会(EAEC)认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加入“……将为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联盟的集团正在加强欧亚经济联盟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现在联盟统一了约1.8亿居民的巨大市场,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7%和进口的2.3%。

在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前,贸易、投资流动和区域价值链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阻碍。大多数阻碍在苏联解体后形成。这一时期,新建立的主权国家通过考虑国家利益、价值和优先事项,根据本国对贸易政策应该如何设计的理解(其方式就是某一时间某一政治领导人的理解)来制定本国的贸易政策。因此导致各国政策差异巨大,现在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为障碍。

在关贸总协定(GATT)体系建立之前,区域贸易协定(RTA)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GATT-1947中的第二十四条是研究者进行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理论争论的动机之一。Viner(1950)将区域贸易协定可能产生的效果和扭曲进行了比较研究,这是第一个理论性研究。维纳把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看成生产体系的变动的观点成为了分析区域贸易协议的主要工具。后来在60年代时,Balassa(1961)基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的5个阶段,建立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多年来,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为评价和研究不同的区域协议提供了基础。90年代到20世纪最初十年区域贸易协议的激增及其范围和规模的变化暴露出一个事实,即在当代区域主义中出现了新的趋势,而对这种趋势的动机、后果以及其对多边贸易体系影响的分析并不准确。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促使区域主义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将区域贸易的本质以及它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是促进还是阻碍的问题提上了议程。(Baldwin和Seghezzal, 2007)。

Bhagwati和Panagariya(1996)提出了一个区域贸易协定的主要要素体系。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及其在多边环境中的存在状况,世界银行开展了区域主义研究项目(Freud和Ornelas,2010),解释区域贸易协议对世界贸易和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世贸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们以及学术界人士的许多最新研究专门讨论了区域贸易协定(RTA)和特惠贸易协定(PTA)的法律框架和经济作用,以及改进第二十四条的必要性等问题。Bagwell和Mavrodis(2011)的一项基础研究对作为新一代贸易安排的特惠贸易协定给出了法律和经济的分析。

现代区域贸易协定和特惠贸易协定还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Matoo和Fink(2005)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些新的元素仍需要更多的评估。Majiuf(2004)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情况。

随着后苏联时代区域融合的发展,区域贸易协定在90年代初期作为详细研究的一个主题,出现在了俄罗斯经济学文献里,例如Butorina(2001),Isachenko(2010),Kostyunina(2013),Spartak和Likhachev 2013),Sutyrin(2007)Sutyrin和Prokopova(2005),Sherov-Ignatiev(2012)。Halevinskaya(2014)研究了自由贸易协定的类型,区域合作的定量方面和地理方面的问题。

在此历史背景下,当代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成了研究区域贸易的集团最典型的例子。然而,在俄罗斯的国内外文献中并没有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实质性研究和分析。Vinokurov和Libman(2012a,2012b,2012c,)的研究涵盖了欧亚一体化的地缘政治方面的一般因素。由于缺乏研究,欧亚一体化的演进仍然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有待于深入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这一新贸易集团运作的实际内涵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运输成本的降低和信息技术革命使公司能够实时调整其生产需求,不再受生产者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同时,大多数现有全球价值链(GVC)都具有区域特征。尽管运输成本已大幅降低,距离在企业业务的配置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全球价值链实际上以“区域生产模式”运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要的不仅是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商的分离,而且还有到主要市场的距离。由于调和的条款,例如关于原产地和各种境内监管问题的规则,区域一体化促进了区域价值链的发展。只有通过提高整体物流服务质量(例如港口/机场设施及相关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清关手续,低库存成本系统等),才能更高效地减少距离因素带来的影响。

在大型跨国公司(TNC)发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SME)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就数量来说,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绝大多数公司是中小企业。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在建成及被纳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均面临着阻碍。对于大公司而言,问题包括组织和确保价值链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合适的合作伙伴选择,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 对于小公司来说,问题包括获得贸易融资,确定全球价值链运营的合作伙伴,支付处理,贸易壁垒(运输成本)等。影响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外部挑战还包括海关法规,原产地规则,技术管制和物流基础设施等。

首先,本文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制度变化以及关税同盟协议的形成。本文试图确定该协议的主要原则是否有利于成员之间的贸易便利化和区域价值链的发展。此外,本文用单一窗口概念来分析成员国如何消除一些现有的贸易壁垒。

第二,本文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流动。通过深入研究双边贸易,本文确定制度变化是否基于行业内或行业间的贸易。通过对双边贸易、产业结构及成员国参与状况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比较了关税同盟国之间相较于同盟外国家的相互依赖关系。

最后,由于区域价值链发展涉及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的投资流动以及成员国目前面临的商业挑战。基于成员国经济相对重要性,本文重点分析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

总之,本研究旨在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是否促进了双边贸易、投资、区域价值链发展以及贸易便利化。本文提出以下初步假设:

国际贸易与投资之间的相互依赖是模糊的;

区域贸易协定内的贸易便利化往往会产生额外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目前的相互贸易结构将减缓区域价值链的发展,而制度变革带来的贸易促进效应可能是微弱的。


三、“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主要问题

俄白哈海关同盟(RBKCU,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海关同盟)是欧亚经济联盟的前身。这个新的区域一体化集团建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包括共同的关税,贸易体制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自由流动。除了这些关税同盟主要特征,各国还应在主要经济领域(工业生产,农业,能源和交通)协调经济政策。

条约本身体现出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面临的挑战的理解。条约第4条确定了联盟的主要目标:为成员国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以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联盟内努力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共同市场; 并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下确保各国经济的全面现代化,促进合作和提高竞争力(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第4条)。条约序言中指出成员国的驱动力是“促进加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经济和确保其平衡发展,促进发展水平趋近,促进经济活动和贸易稳定增长,促进公平竞争”。成员国还认识到它们正面临着“可持续经济发展” 的共同挑战。

条约规定包含通过共同努力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第28条),使货物,人员,服务和资本(有些例外)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发展(第27条)—— 建立和运营自由(或特别)经济区和免费仓库。其中一部分讨论了建立药品和医疗产品的共同市场。第九部分描述了外交政策的一般规定,包括目标,原则,最惠国待遇的应用,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货物的关税优惠,贸易救济等。第十部分规定了技术监管的条款,包括不论交易的类型和具体交易特点,统一遵循联盟技术监管的要求,协调州际标准与国际和区域标准以及按照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强制执行评定标准。第十一部分专门讨论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第十和第十一部分规定的实施,不仅会影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还会促进其内部交易。

一般原则和竞争规则(第十八部分)以及关于税收的规定(第十七部分)为“确保发现和消除反竞争行为”建立了准则,并“确定了统一的法规方向、形式和程序来规定双边贸易的税收” 。

设立欧亚经济联盟法院(联盟法院),按照其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联盟成员国和机构统一遵守联盟条约、联盟内的国际条约、联盟与第三方的国际条约以及机构的决定” 14,为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之间文明、公正地解决纠纷奠定了基础。

服务贸易与投资条款(第十五部分)15以及第二十四部分中有关制造业的想法(尽管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独立制定国家产业政策,它们可以通过创造高科技、有创新力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发展联合项目、技术平台和产业集群,开展联合研究和开发活动以促进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可能促进贸易和区域价值链的发展。

总而言之,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是一项包含有关各种贸易政策问题的全面协议。它不仅了解各成员国面临的挑战也提出了未来如何发展。该文件的多项规定为成员国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增长提供了可能,协调规则与各国现有的经济和产业潜力的结合为刺激区域价值链发展创造了可能。现在,对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形成的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四、贸易便利化活动:单一窗口机制

从关税同盟成立开始,很明显,没有对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第三国贸易的强大的制度和技术监管,同盟不会成功。第一份这种性质的文件是海关联盟成员国海关当局的行政互助协定[ 海关联盟成员国海关当局关于行政互助的协定。欧亚经济委员会第41号决定,2010年5月21日]。该文件在海关联盟文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据第1条,海关联盟成员国海关当局(以下简称“海关当局”)共享信息,采取措施以促进海关法的实施和成员国的关税同盟立法,代表海关联盟另一成员国的海关当局执行单独的海关管制,并相互承认各海关当局作出的决定。该协定的核心要求就是将信息交换,它是风险管理、海关手续耗时和合适的过境控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目前,海关当局依照上述协议规定共享信息,促进成员国的海关法和关税同盟立法的执行。它们还代表海关联盟的另一成员国的海关当局执行单独的海关管制,并相互承认海关当局作出的决定。

该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查明货物、国际运输车辆和货物授权人员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找出可能违反海关当局货物海关立法要求或国家法律条款的证据。

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便利化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单一窗口概念的设计和实现。许多联盟文件表明,单一窗口是简化协调贸易数据和贸易文件的直接途径,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交易的时间和成本。统一法律基础的必要性是单一窗口体系成功的关键,因此它假定了海关当局所有贸易领域的协调。欧亚委员会也认为有必要改善海关管理。单一窗口机制在安全、货物到达海关领土前事先通知和风险分析等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正在根据世界海关组织的经验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建议,努力建立单一窗口的国家体系。主要问题是公共机构的自动化程度不同,国家机构使用的电子文件的许可证缺乏统一。尽管欧亚经济联盟建立单一窗口面临着挑战,它仍可能会为成员国及其经济实体带来许多好处。


五、区域贸易流

欧亚经济联盟是一种典型的不对称关税同盟,俄罗斯在内部贸易中明显起支配作用。俄罗斯联邦在内部出口中的份额一般多于60%,白俄罗斯多于20%,哈萨克斯坦只有10%左右(图1)。 亚美尼亚向欧亚经济联盟出口的数量相当少,只占2015年第一季度内部出口的0.015%。吉尔吉斯斯坦的份额也很少,只有1%。

图1.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除外)内部贸易,出口,百万美元


亚美尼亚与其它成员没有较多的贸易联系,它最大的合作伙伴是俄罗斯,只占亚美尼亚出口的2.82%(表1)。原因是亚美尼亚经济规模小,且与其它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不毗邻。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接壤,它们的双边贸易也出奇地低。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联盟的外部和内部贸易的结果,2015年1月- 12月]


向欧亚经济联盟出口对其成员国的重要性不同。欧亚经济联盟是白俄罗斯最主要的市场(图2)。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国不是联盟成员国,因为它们出口的最多的是矿产品。尽管这两个国家在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出口对象中位列前五,但由于黄金贸易,瑞士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出口对象。亚美尼亚最大的出口对象是欧盟.[2015贸易概况,世界贸易组织,2015]

图2. 成员国(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除外)向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份额。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联盟的外部和内部贸易]


白俄罗斯对欧亚经济联盟市场的依赖较大,它的进口占联盟内部进口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几乎平分了剩下的60%(图3)。

图3.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的内部贸易——进口,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联盟的外部和内部贸易]


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主要是矿产品(占相互贸易量的30.7%)。 其中约80%来自俄罗斯联邦。机械、设备和车辆的份额占双边贸易量的21.5%,其中62.4%来自俄罗斯联邦,35.3%来自白俄罗斯。约14%的内部贸易来自粮食和农业原料,其中60%以上来自白俄罗斯。 金属和金属制品约占11%,其中63.4%来自俄罗斯联邦[关于关税同盟与单一经济空间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结果]。哈萨克斯坦主要向共同市场提供矿产品和金属。内部贸易的产业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内部贸易的产业结构,单位:美元/%


白俄罗斯向俄罗斯出口乳制品和肉制品(占全国出口的20%以上),机械和设备(14%)和车辆(11%)。从俄罗斯进口矿产品(近52%),黑色金属(8%)和机械(7.5%)。白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出口车辆(22%以上),机械和设备(15%以上),矿物燃料(10%)和乳制品(10%)。哈萨克斯坦向白俄罗斯出口黑色金属(32.1%),棉花(11%),矿物燃料(10.2%),化学制品和化肥(分别为8,3%和7,9%)。

俄罗斯主要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矿产品(占其向俄罗斯出口的46%)和黑色金属(16.4%)。俄罗斯出口车辆、机械和设备(30%以上)、黑色金属(12%)和矿物燃料(12.4%)。

吉尔吉斯斯坦向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出口纺织品和鞋类(丝、羊毛、棉、毛毡、针织品和纺织服装、鞋、地毯、帽子)以及食品和农业原料(动物产品、活树和植物、根作物、水果、坚果、脂肪、油、烟草)。

俄罗斯向亚美尼亚出口的大多是矿产品,白俄罗斯主要向外出口工业产品。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口农产品和原材料。

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半制成品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67.2%),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能源产业(26.4%)[ 例如,白俄罗斯为了炼油而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其它半制成品占36.3%[ 在2014年,欧亚经济联盟内的半制成品贸易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5%。]。这提高了区域价值链发展的潜在背景。同时,对当前贸易结构的分析对区域价值链发展并不很乐观。事实上,双边贸易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和农产品,两个最大的欧亚经济联盟成员的主要贸易伙伴都不是联盟成员国。外商直接投资可能有助于区域价值链的发展。


六、区域投资流动

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相互投资统计见附录1。统计表明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几乎不存在投资流动。吉尔吉斯斯坦没有报告任何大额的对外投资。缺乏适当的投资监管和对外国投资者的相对消极态度使吉尔吉斯斯坦难以接受相对大额的外国直接投资。2014年, 外商直接投资只有6.2亿美元22。亚美尼亚统计机构也不登记任何外商直接投资流出。

与此同时,俄罗斯作为成员国市场的重要投资来源国,自2011年以来,其在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的份额大幅度下降(在白俄罗斯外商直接投资从70%降至29.8%,在亚美尼亚从53.6%至21.6%)。可以观察到,2013年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份额增长到了13.1%,但在2011年和2014年相当低:分别为7.3%和6.7%。

俄罗斯是白俄罗斯外商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要目的地(2011年95.1%,2013年58.5%)。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的投资份额从2011年的3.5%上升到2013年的9.4%。官方统计记录了在白俄罗斯有大量来自塞浦路斯的外商投资(图5),在哈萨克斯坦有大量来自荷兰的投资(图6)。这部分投资份额最初来自俄罗斯。

图5 截至2013.01.01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单位:千美元

[资料来源: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


图6 哈萨克斯坦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统计委员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民经济部]


亚美尼亚的许多大公司都是由俄罗斯投资。垄断亚美尼亚天然气的ArmRos天然气公司(现在是亚美尼亚天然气公司)的最大股东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2014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该公司资本份额增加到100%23。俄罗斯公司投资了能源、金属、建筑、银行和电信服务行业。一些公司被亚美尼亚卖给了俄罗斯,以支付部分的国家公共债务。

与其它成员国相比,俄罗斯联邦在吉尔吉斯斯坦有大量投资(附录1)。与此同时,目前的经济危机和对俄罗斯的制裁使俄罗斯丧失了相对便宜的融资机会,因此一些初步商定的项目被迫终止24。同样的原因也将导致俄罗斯对其它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减少。

总而言之,对双边投资流动的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价值链的发展可能主要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公司推动。另外两个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仍将是资本的净接受者。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困难将在不久的将来对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中,可能缺乏参与区域价值链的中小企业。这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当少,而其技术发展水平和有限的金融资源也不允许中小企业出口和参与区域价值链。


七、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商业环境:比较分析

在欧亚经济联盟(如RBK关税同盟),由于边境程序的取消,技术监管的尝试以及单一市场的形成,人们可以预期区域价值链将快速发展。虽然跨文化问题依然存在,共同的苏联历史使成员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并不是很大。而且,正如本文前一部分所示,双边贸易和投资流动减少了,这不仅可以理解为经济危机的后果,也可能是各成员国的商业环境的特征所导致的。

要了解商业背景,人们可以参考世界银行做的“商业环境报告”。附录2给出了报告中关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关键指标。四个国家中亚美尼亚排名最高,其创建新公司所需的程序和天数也较少。白俄罗斯在获得建筑许可证(包括程序和成本)方面,哈萨克斯坦在供电方面做得更好。根据报告,2014年吉尔吉斯斯坦表现最差25。

2015年,欧亚开发银行发现非关税措施影响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合作发展。根据调查,增加欧亚经济联盟内贸易成本的主要障碍是技术性障碍,包括强制性测试要求和认证,以及一些影响竞争和价格控制的措施。总而言之,白俄罗斯的公司估计全部贸易壁垒的影响约为出口价格的15%,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商人估计贸易壁垒影响将近25%26。结果,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表现为产品种类的单一化(白俄罗斯向俄罗斯出口除外)。

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国家的公司参与价值链的可能性最小。这正是亚美尼亚最大的问题,它与其它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并没有陆地或海洋相接。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亚美尼亚正在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高加索-波蒂铁路27,开通波蒂-新罗西斯克渡轮线路,以及恢复经过阿布哈兹的铁路交通。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LPI)有助于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28。

2014年,俄罗斯联邦在161个国家中获得第90位,亚美尼亚第92位,白俄罗斯第99位,哈萨克斯坦第88位(表2)。哈萨克斯坦的基础设施排名只比亚美尼亚高一名。在哈萨克斯坦的主要问题有:新建道路较少,高速公路质量较低,交通运输的风险较高(包括高事故率),国内道路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有800个居民点没有硬面公路)。哈萨克斯坦的许多问题也与俄罗斯有关。吉尔吉斯斯坦的最低指标表明其商业环境相当不友好,它在160个国家中所有指标都排名靠后。

世界经济论坛的促进贸易指数(ETI)包含与供应链运营相关的四个主要方面:1)市场准入; 2)边境管理; 3)运输和电信基础设施; 和4)商业环境,并根据每个国家的总体业绩,综合四个方面,对138个国家进行排名。 其它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子指数如表3所示。

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比,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市场准入规则最自由。亚美尼亚拥有最有效的边境管理。可以预见,俄罗斯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通用技术可用性和质量指数将会增加。同时,俄罗斯的商业运营环境不太友好:比亚美尼亚差2.5倍,比哈萨克斯坦差1.8倍。


八、区域价值链发展:关键问题和挑战

俄罗斯公司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参与率仍然很低。经合组织与世贸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所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俄罗斯出口产品包含的国内增加值为3,085.302亿美元,国外最终需求包含的国内增加值为3056.54亿美元(OECD,2013)。同时,该数据还表明,俄罗斯的全部出口额为3,313.748亿美元。这意味着从俄罗斯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没有参与价值链。考虑到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结构,这并不足为奇。2005年,外国增加值占俄罗斯出口总值的的9.58%,2008年2009年分别为9.02%和7.2%(OECD,2013)。

经合组织与世贸组织增加值贸易数据库不包含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俄罗斯除外)的信息。因此,很难对各成员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进行比较。同时,人们会认为哈萨克斯坦的情况可能也非常类似(其主要出口矿产品)。区域价值链的形成可能是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的结果即投资活动的结果。

尽管区域价值链发展的总体态势较为微弱,人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态势。例如,白俄罗斯公司在投资时优先考虑在俄罗斯建立装配厂。这些工厂生产的应该是白俄罗斯的设备。

在成员国政府支持的合作计划中,有空间技术、第三代热成像仪、新芯片和半导体仪器以及新一代微系统。如果没有形成区域价值链,就不可能开发这些项目。

在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各种合作中有航天工业。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哈萨克斯坦经营的联合汽车装配公司KAMAZ-Engineering组装卡车、翻斗车和其它大型车辆。另一个合资企业Sollers-Tobol负责铁路设备生产等。

区域价值链的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欧亚经济联盟最大成员国的出口结构单一,经济合作的基础少;

成员国当中商业环境不友好;

基础设施发展较差;

存在广泛的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壁垒和认证要求;

有关科技潜力的挑战。


九、结论

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中的很多规定都对真正共同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适当和迅速地协调国家立法可能促进贸易。全面实施该条约的一些重要规定可能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的贸易便利化和区域价值链的发展。单一窗口概念的提出只是简化贸易管理的方法之一。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在欧亚经济联盟作为单一经济空间的贸易中发现一些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的解决方案,但其中大多数依赖于成员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类似于基础设施这样的自然障碍也需要尽快解决。同时,只有各国使其经济多样化,才有可能促进成员国间的双边经济合作,从而使各国出口和投资多样化。

在欧亚经济联盟内创建区域价值链的主力国家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当前的经济危机和对俄罗斯的制裁限制了其向欧亚经济联盟其它成员国的投资,减缓了区域价值链的发展进程。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也因经济危机面临着一些经济问题。同时,简化边境程序和建立单一经济空间有可能创造新的贸易契机,并刺激企业扩大其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活动。


参考文献:

Assessment of on-tariff barriers in the EAEU: results of business surveys. Report 30. Eurasian Bank of Development. St. Petersburg, 2015. http://www.eabr.org/r/research/centre/projectsCII/projects_cii/index.php?id_4=47862&linked_block_id=0

Balassa, B. (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 by B.Balassa. Routledge Revivals. 1961

Baldwin, R., Seghezzal, E. (2007). Are trade blocs building or stumbling blocks? New evidence. / by R.Baldwin and E.Seghezzal. WTO Working Paper. 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reser_e/gtdw_e/wkshop08_e/baldwin_spring_e.pdf

Doing Business 2015. Going Beyond Efficiency. A World Bank Group Flagship Report.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The World Bank. 2015.

External and internal trade of the EAEU http://eec.eaeunion.org/ru/act/integr_i_makroec/dep_stat/tradestat/time_series/Pages/default.aspx

Freud, C., Ornelas E. (2010).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The World Bank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Trade and Integration Team. May 2010. //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bitstream/handle/10986/3799/WPS5314.pdf?sequence=1

Isachenko T. (2010) EU Trade Policy. Moscow. HSE Publishing House. (Исаченко Т. Торг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Европейского Союза. / Т.Исаченко – М., Изд.дом НИУ-ВШЭ,  2010)

Khalevinskya E. (2014).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s. INFRA-M (Халевинская Е.Д.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торговые соглашения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торговы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 Е.Д. Халевинская., (Гриф) Магистр, НИЦ ИНФРА-М 2014г.).

Kostyunina G. (2013). Integration in Western Hemishere. Moscow MGIMO. (Костюнина Г.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в Западном полушарии. / Г. Костюнина – М., МГИМО, 2013)/

Majluf L.A. (2004). Swimming in the Spaghetti Bowl: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Under New Regionalism. Policy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odities. Study Series #27. UNCTAD.

Matoo, A., Fink, C. (2005). Regional Agreements and Trade in Services.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2852. World Bank.

Mini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http://www.stat.gov.kz/

National Statistical Committee of Belarus. www.belstat.gov.by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A Law and Economic Analysis. / Edited by Kyle W.Bagwell and Petros C.Mavrod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Rakhimberdinova M. (2014).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ge of Kazakhstan’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 Mnogogrannost otsenki biznesa: problemy i perspektivy v ysliviakh formirovania naukoemkoi economici. Almaty.

Russian-Belarusian investment cooperation. Portal of external economic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ssian Federation. ehttp://www.ved.gov.ru/exportcountries/by/by_ru_relations/by_rus_projects/

Sergei Sutyrin, Alexandra Koval, Olga Trofimenko (2014). Integrating into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case of Russia. In: Connecting to global marke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ase studies presented by WTO chair-holders. Ed. by Marion Jansen, Mustapha Sandi Jallab, Maarten Smeets. WTO Publications. Geneva.. p.103-115. 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booksp_e/cmark_chap7_e.pdf

Spartak A. and Likhachev A. (2013). New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Rossiisky vneshneeconomichesky Vestnik. Issue 5, 2013. (Спартак А., Лихачев А. Новые явления и процессы в сфере регионализации миров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ий внешн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вестник - №5 – 2013)

Stephenson S. (2013).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New Real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Trade System. ICTSD, December 2013.

Sutyrin S. (2005). Result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Latin America. St. Petersburg Review. Vol.5, Issue 3. (Сутырин С. Итог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в Латинской Америке. Вестник СПбГУ, Сер. 5- 2005 – Выпуск 3)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2011). Ed. by Butorina O. Moscow, Delovaya Literatura Publishing House (Европей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учебник / под ред. О.В.Буториной. —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Делов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11.)

The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2014. Ed by. M.D. Hanouz, Geiger T., and Doherty S.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4

The Treaty on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Viner, J. (1950).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New York : 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Vinokurov E., Libman A. (2012a) Euroasian Continental Integration. Eur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2 (Винокуров Е., Либман А. Евразийская континенталь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ЕАБР, 2012.

Vinokurov E., Libman A. (2012b). Eurasian Integration: Challenges of Transcontinental Regionalis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Vinokurov E., Libman A. (2012c). Holding-Together Regionalism: 20 Years of Post-Soviet Integra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附录1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