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与政治研究报告》陈小沁副教授:欧亚地缘政治变动与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
- 2017-05-20
- 次
陈小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与地区能源安全问题、俄罗斯能源战略、中俄关系等。
摘要: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雄厚的能源工业基础,其能源产业对于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国家对俄罗斯采取高压政策,俄欧能源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基于双方的合作传统和相互依赖的现实,能源互利合作依旧是解决相互摩擦、保障欧洲能源安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近年来俄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加快发展其东部地区的能源产业,进一步推行面向东方的更为积极、更富成效的能源政策。俄罗斯与在地理上与其最接近的东北亚国家的相互关系当中,以经济互补性为基础的互利合作潜力巨大。俄罗斯外交加大向东看的力度也给中俄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地缘政治 俄罗斯能源战略 俄欧能源关系 中俄能源合作
Abstract: Russia is rich in oil gas and abound in energy industrial base. Russian energy industry is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of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Though from the beginning of Ukraine`s crisis U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take repressive policies on Russia, and Russia-EU energy relationship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However, the energy cooperation will still be an important way of solving the mutual friction and guarantee of European energy security and Russian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base of EU-Russia tradi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interdependence. At the same time, Russian government has rolled out a series of strategic mov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energy industry and further promoted a more positive and more effective energy policies for the Eas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Russia and North East Asia that is closest to Russia in geography, there is huge potential in mutual cooperation on base of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With Russian diplomatic making more effort to look east, it will also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to Sino-Russia relationship.
Key Words: Geopolitics, Russian energy strategy, Russia-EU energy relationship, Sino-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短缺和竞争形势加剧,世界能源发展的政治化趋势显著增强。能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地缘政治的关键要素之一。现代能源地缘政治学是将能源与地缘政治争夺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学科,当今世界,能源争夺日益成为各种地缘政治纷争的诱因。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突出表现在能源管线建设和过境运输线路的选择上,从这个角度看,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涵义对于能源生产国来说,是要力争实现能源出口渠道的多元化,对能源消费国则意味着保障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来源,而潜在的过境运输国之间围绕着油气出口线路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各方对能源管线的争夺所隐含的实际目的在于加强对世界资源富集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利益。
从世界能源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但世界油气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稀缺不可再生性,赋予了其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在于,各国掌控自身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资源的能力和空间。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版图上,围绕世界主要能源聚集区的地缘政治因素复杂,存在潜在的地缘政治危机,如恐怖主义威胁、强化军事部署、颜色革命、博弈油气管道走向等,控制能源及其运输通道是引起当今世界许多政治纷争和国家间冲突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雄厚的能源工业基础。俄罗斯的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7.3%[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6, http://www.bp.com. ],而且俄罗斯还是世界油气产量大国。作为一个追求世界能源超级大国地位与作用的国家,俄罗斯处于“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而环绕它的是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世界主要能源需求圈,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必然会对其能源战略和外交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俄罗斯能源产业对于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也极为敏感。
冷战结束后,以北约为首的西方在中亚地区层层推进,战略空间急剧萎缩的俄罗斯拿起能源武器奋力反击。2004年发生橙色革命后,乌克兰更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前沿”,俄乌之间的政治分歧逐渐演化成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政治经济斗争。如今的新一轮乌克兰危机,从外部因素看依旧是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较量的产物。目前,由乌克兰危机所引发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变动的外溢效应仍在持续,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西部地缘环境的恶化促使俄逐步加大在东部的外交力度,在加速开发其远东地区的同时扩展与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关系面临挑战
俄罗斯作为欧盟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欧盟约40%的天然气和30%的石油消费均从俄罗斯进口,而欧洲地区则是俄罗斯能源收入的重要来源,两者在能源领域的相互依赖程度较深。在21世纪初国际油价飙升和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 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能源关系无疑成为欧盟对外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但是,受北约东扩、“颜色革命”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与周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的同时也威胁到欧盟天然气运输管道的安全,特别是接连爆发的俄乌天然气争端不仅严重动摇了俄罗斯作为欧洲可靠能源供应国的地位,而且使欧盟意识到自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高度依赖,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努力降低这种依赖性。
2014年初俄罗斯强势介入乌克兰危机之后,美欧国家对俄采取高压政策,也使原本已经矛盾重重的俄欧能源关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基于俄欧在政治与安全领域的不信任程度加深,双方在能源安全和双边能源关系等根本性问题上持截然不同的立场。
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欧盟注重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其政策着力于对内管理能源需求并开发可替代能源,对外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而俄罗斯认为,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是要在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之间公平地分摊风险,确保供应安全的同时也应保证稳定需求[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В.В. Путина на встрече с министрами энергетики стран «Группы восьми» (16 марта 2006 года, Москва, Кремль), http://www.kremlin.ru ]。关于双边能源关系,欧盟极力寻求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有时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利益,如支持造价高昂的绕开俄罗斯向欧洲输送油气的管道建设,筹备从中东、北非、美国进口价格更高的液化天然气与页岩气以取代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而俄罗斯则把造成俄欧能源关系出现倒退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乌克兰的政局不稳,认为只有摆脱对乌克兰的能源过境依赖,才能彻底消除“俄乌争端”给欧洲能源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为此,俄罗斯建议与欧盟一起共同规划并实施新的运输草案,将能源过境运输过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Симонов К.В. Газовая геополитика: провалился ли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и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союз России и Европы? //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2015, № 5, C. 27-28. ]。
在管道建设方面,迫于欧盟的压力,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欧盟参与国相继终止了由俄罗斯主导的“南溪”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面对美欧的各项制裁措施,俄方也不甘示弱。作为“南溪”输气管道项目的替代方案,俄罗斯现在正全力推进“土耳其溪”项目,这是一条经黑海海底通往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并且将在土耳其、希腊边境线上布设一个面向欧洲市场的天然气枢纽中心。针对这个项目,欧盟方面试图以“南部走廊”输气网项目与之抗衡,即建设一个从里海地区经土耳其通往南欧的管道系统,该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两条管道:跨安纳托利亚管道(TANAP)和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TAP)。
TANAP-TAP天然气管道由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英国石油公司(BP)和土耳其国有管道公司(BOTAS)共同建设,其主要气源地是阿塞拜疆的Shah Deniz气田(储量约1.2万亿立方米),经过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到达意大利南部。该管道计划于2019年建成,2020年实现对土耳其供气60亿立方米,对欧洲供气100亿立方米。
虽然“南部天然气走廊”的设计输送能力有限,长期来看不会威胁到“俄气”在东欧市场的垄断地位,但俄罗斯依旧视之为“土耳其溪”管道的竞争对手。由于这两个重要的战略能源项目均在土境内实施,土耳其将成为整个地区的能源大动脉。2015年5月初,“俄气”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土耳其商家提供气价折扣,此举实为俄方拉拢土方在管道建设问题上站在自己这边。而且近年来经济形势严峻、处于破产边缘的希腊与俄罗斯的关系渐渐升温,也提高了“土耳其溪”管道项目成功的几率。莫斯科方面的频繁动作自然引起了欧洲的强烈反应。不久前,欧盟指控“俄气”违反了反垄断法,指责其行为激化了俄欧之间的矛盾,但俄罗斯能源巨头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在欧洲能源市场主要供应商的地位,这很可能成为欧洲供气与用气双方之间新一轮对抗的开端[ 阿里尔·科恩:《欧盟如何在中亚地区寻找天然气》,载《中国电力报》,2016年2月1日。]。
俄欧能源关系如何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针对这个问题,法国索菲亚工业园基金会主席多米尼克·法什指出:“首先,欧盟应制定统一的能源政策,但现在还没有。其次,欧洲的利益有别于美国的利益。应当摆脱能源对话的旧框架并建立一种新的,特别是在能源世界发生激烈震荡的情况下,它能够为解决能源安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供契机。对于欧洲消费者来说,在任何情形下,要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都无法避开俄罗斯”[ Энергетика и геополитика. Интервью с Домиником Фашем // Проблемы экономики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ефтегазовым комплексом, 2015, № 1, C. 5 – 6. ]。基于俄欧之间较长的合作传统和密切的能源、经贸往来,双方在能源领域的相互依赖关系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妥协的可能性。况且,在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以及阿富汗问题上,俄罗斯跟西方,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还是以合作为主。单从经济学角度看,俄罗斯与欧盟在能源问题上是买卖双方的关系,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相互猜忌与任何意义上的制裁都只能造成“双输”的结局。
目前,由乌克兰危机所导致的俄欧关系恶化的局面虽尚未完全改观,但双方已经开始逐步释放出缓和的信号。2015年6月,俄罗斯能源企业借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举办之机,与国际能源巨头展开合作。论坛期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分别与英国石油公司(BP)、法国道达尔(Total)、美国通用电气(GE)、意大利倍耐力轮胎(Pirelli)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涉及东西伯利亚油气田的转让,创建新的勘探和炼油合资企业等。西方制裁虽然切断了俄罗斯能源企业在西方国家信贷筹资的通道,但俄罗斯通过油气资产买卖的方式间接获得了所需资金[ 王林:《西方制裁难显神通 俄油俄气收获满满》,载《中国能源报》,2015年6月29日。]。
2015年6月20日,俄气(Gazprom)与包括壳牌在内的三家欧洲公司签署了一份旨在共同扩建“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初步协议,这是“俄气”减少对乌克兰过境依赖的最新尝试,该管道扩建项目将使俄罗斯出口至欧洲的天然气更稳定、安全、可靠。“俄气”还与壳牌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联盟,双方将扩建投资规模为200亿美元的萨哈林岛液化天然气工厂,并在全球置换上游资产。不过,在与欧美公司达成若干合作意向的同时,俄能源企业正在承受持续增加的欧盟竞争法的监管压力。前不久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对“俄气”提起的价格垄断指控,可能使其面临数十亿美元的罚款[ 同上。]。
由上述可见,在实用主义的驱使下,“在商言商”的理念让西方制裁难显神通,俄罗斯仍将致力于推行灵活而又平衡的对外能源政策。在欧亚地缘政治新形势下,能源互利合作依旧是解决相互摩擦、保障欧洲能源安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俄罗斯加速推进东方能源发展战略
当前,在全球经济低迷、国际油气格局和油气行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能源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俄油气出口近年陷入量价双跌的尴尬局面,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从战略上俄罗斯将继续推进油气出口多元化,并将亚太市场作为其能源发展的突破口。亚太地区国家都属于资源进口大国,其中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石油净进口国,而且对外依赖程度很高,中国的天然气供应状况相对缓和,但日本和韩国的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均达到100%,煤炭资源同样严重依赖进口。
针对亚太地区国家严峻的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矛盾,关于通过修建新的东向油气管线以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的问题,在俄罗斯联邦已经讨论了20多年。作为能源战略的配套措施,俄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规划性文件,为其东部地区的能源发展制定出具体细则。 2014年初,俄能源部最新发布的《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就在国家东部地区发展油气综合体提出了以下战略规划[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я Росс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35 года. Проект. 俄罗斯能源部网站:http://www.minenergo.gov.ru/upload/iblock/665. ]:
第一,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建设油气综合体,并修建相应的生产、运输和社会基础设施;
第二,在东部地区修建可以保证20% -25%的原油总开采量和40%的原油总出口量的基础设施;
第三,在东部地区修建可以保证15% -20%的天然气总开采量和35%-40%的天然气总出口量的基础设施;
第四,将全俄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扩展至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上述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油气资源出口线路多元化的战略目标,并使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获得综合发展。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乌克兰局势恶化和美欧加大对俄制裁的力度,俄罗斯逐步将其能源市场从欧洲转向生机勃勃的亚洲。
值得一提的是,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沿岸的远东输油管道二期工程已于2012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意味着俄罗斯正在逐渐摆脱对停滞不前的欧洲市场的依赖。2014年5月21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上海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规定在2018年后的30年俄罗斯将向中国出口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气量最终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这份天然气产业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单协议被称为“世纪合同”。
与此同时,俄罗斯致力于实现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谈判也在与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亚太其他国家之间进行。俄罗斯多年来一直与韩国、朝鲜协商建设跨朝鲜半岛的输气管线,但由于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始终难有进展。在当前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原先那种刻意绕开中国的做法已不合时宜,俄方现在提出的新方案是通过中国东北和黄海海底铺设通往韩国的输气管道[ Мастепанов А.М.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новых гео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условиях: некоторые оценк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2015, № 1, C. 20. ],如果该方案能够付诸实施,将会是俄罗斯能源政策转向东方所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俄罗斯全面推进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地缘政治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建设燃料动力综合体和原料基地将有助于俄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的潜力形成科技创新需求,并带动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恢复并兴建相关基础设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二,该战略有助于东北亚国家实现资源进口多元化,并优化其能源消费结构。从长远看,针对俄方能源草案的共同投资和长期合同可以成为提升该地区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的现实途径。修建起始于俄罗斯东部的大规模管道建设工程,将有助于实现该地区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此外,从保护生态安全的角度看,更多地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将有利于优化东北亚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俄罗斯希望通过实施一系列大型能源草案进一步融入亚太经济圈。
但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俄罗斯必须把握住亚太机遇的“窗口期”,尽快落实能源战略确定的在国家东部地区发展油气综合体的各项具体规划,况且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也使得进一步推行面向东方的更为积极、更富成效的能源政策成为俄罗斯的必然选择和优先方向之一。
根据《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在俄远东地区将重点发展油气产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措施包括:继续推进“萨哈林 – 1号”和“萨哈林 – 2号”油气开发项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萨哈林大陆架上建设新的液化天然气加工厂;加速建成雅库特天然气开采中心,通过利用萨哈林大陆架的天然气资源实现远东联邦区的煤气化;打造东部天然气运输系统,将开采自雅库特、萨哈林和伊尔库茨克的天然气输送到远东地区,同时将其中的一部分出口到亚太国家;在滨海边疆区建设石油加工厂以提高炼油能力;在油气出口方面,将在纳霍德卡港口修建用于注油的终端设施,并完成“西伯利亚力量”[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作为对华供气的主干道已于2014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通气,设计年输气量为610亿立方米——笔者注。]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工程。
在石油和天然气深加工领域,以俄东部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为基础,将逐步形成两个油气化学工业群:东西伯利亚工业群——伊尔库茨克(安加尔斯克-萨扬斯克产区)、伊尔库茨克北部产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博古昌斯克-甘斯克产区),以及雅库特;远东工业群——哈巴罗夫斯克、阿穆尔河流域、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半岛。每个工业群均分布有大型的油气加工与油气化学生产部门,并由属于俄罗斯或外国资本的大中小型相关企业作为补充,目前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外国公司对成立此类企业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Мастепанов А.М. О диверсификации экспортных поставок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газа и восточной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политике России //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2014, № 3, C. 41 – 42. ]。上述举措体现了俄罗斯实施西伯利亚及远东能源大开发战略的雄心,并有助于俄能源产业实现由原料型向生产更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转型的战略目标。
从当前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看,乌克兰危机导致的西方经济制裁尚未解除,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夏季以来持续暴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以原材料出口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俄罗斯经济大为受损。虽然俄罗斯近几年已开始着手调整能源依赖型的国家经济结构,但是这种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俄罗斯务实推进其与邻近亚洲国家间的能源合作项目、力求在东方实现“经济突围”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总体来看,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市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方面的需求缺口巨大,且能源消费增长迅速。2015年,东北亚国家五种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近30%[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6, http://www.bp.com. ]。而俄罗斯现在也已经准备好在互利的基础上从本国东部地区向这些国家供应上述能源。目前,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之间已有多个联合研究论证的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其中既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主要包括俄朝韩天然气管道项目、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俄日符拉迪沃斯托克液化气厂项目,以及打造覆盖俄中日韩蒙东北亚地区的跨国联合电网等,但这些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远低于实际潜力和预期,提升空间广阔。此外,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市场有着自身的特点,该区域国家的资源禀赋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俄罗斯进军东方能源市场的关键。
针对上述问题,俄罗斯能源系统研究所的专家建议,“应联合相关国家与机构尽快出台关于在东北亚地区推进能源合作的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国际合作框架协议。同时,需要建立起能够协调各参与方行动的有效机制,具体指经济、法律、规范及国家间协作机制。其中,跨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带有综合的跨行业性质,覆盖辽阔的领土,并由多国参与,此类规划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成功实施要求在能源领域形成密切的国际合作”[ Воропай Н.И., Подковальников С.В., Санеев Б.Г.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кооперация в Северо – 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 состояние, потенциальные проекты,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а //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2014, № 2, C. 63. ]。在这一点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或许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可以此为契机谋求东北亚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运输安全,推动跨境输电线路的建设,开展区域电网的升级改造合作等,逐步实现该区域各国之间的基础设施规划、生态安全标准及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
2015年5月8日,中俄达成重要共识,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并发表了一份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表明中俄间结成了更真挚的合作伙伴关系。依照该声明,双方将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及平等原则,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联盟拉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5/09/c_127780866.htm. ]。这标志着在欧亚大陆的腹地,一个能令所有参与者受益的经济发展新区域正在形成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企业的合作也更进了一步。2015年12月,中国丝绸之路基金已为“亚马尔液化气”项目提供7亿欧元的贷款,筹建年产量为1650万吨的液化气厂,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17年完工。除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Novatek)之外,该项目的另外两个大股东分别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法国道达尔[ 《丝路基金已为亚马尔液化气项目提供资金7亿欧元》,俄罗斯卫星网: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51217/1017402020.html. ]。亚马尔LNG项目集合了俄罗斯方面的行政资源、法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中国的雄厚资金支持,使中国石油企业首次进入俄能源上游领域,为中俄能源合作开辟了合作共赢的新途径。
近一个时期,俄罗斯外交加大向东看的力度自然会给中俄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亚太市场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均为能源消费国,都希望同俄罗斯进行双边合作。虽然俄罗斯政府现在高度重视其东部地区的能源发展,但这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解决一系列社会经济及战略问题的手段,其最终目标是要巩固国家统一的经济和能源空间,提高能源保障水平,通过左右逢源的对外能源合作打造有利于自身的竞争环境,为广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创造条件。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在加强与俄能源合作的同时,应继续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大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力度,确保能源进口多元化,客观上促使俄罗斯以更为长远的眼光来对待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中国应把握当前的有利时机,落实好双方已经商定的各领域合作规划,进一步提升中俄能源合作的质量与水平,完善合作模式,实现经济合作项目逐步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国有企业大项目主导向大、中、小企业并举转变。
作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两国务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俄能源合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两国都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地予以推进。同时要强化“大能源观”,统筹考虑对俄油气、煤炭、核能、电力、可再生能源以及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合作,兼顾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积极稳妥地确定合作目标。在2016年5月30日举行的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双方提出要以“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为契机,相向而行,合力构建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推动能源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 财新网:http://www.caixin.com/2016-05-31/100949566.html. ]。
目前,中俄两国的互信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都有加强合作的战略意图。中俄战略接近迫使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由主要进行遏制逐渐转向接受事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十分重视中俄战略合作。2016年6月17日,普京总统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将借访华之际与中国探讨有关“大欧亚伙伴关系”的重大提议。6月25日,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明确表示“中俄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这是在2015年中俄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之后,两国关系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提议可与侧重于经济发展的“一带一路”构想形成良好的战略互补,从而极大地推进欧亚区域共同体的建设,对于中俄两国的长远发展和共同安全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016年11月7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圣彼得堡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其间,两国总理高度评价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愿扩大石油领域的全面合作,继续推动自俄对华供气合作,同时深化电力、煤炭、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装备和技术、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载《中国日报》,2016年11月8日。]。可见,未来的中俄能源合作将涵盖能源各领域,具有全面性和战略性,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