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俄罗斯 Russia Insight
月是故乡明 —— 叶赛宁抒情诗《莎加奈啊,我的莎加奈》赏析
- 2016-09-18
- 次
作者简介:黄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本科阶段俄语实践课、研究生高级俄语课、汉俄译著赏析课、博士生文学理论和文学修辞课的教学工作,指导俄罗斯文学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著有专著《韵律与意义:二十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2005)和近30篇学术论文,译著多部,主编多部俄语教材。
注:设拉子为伊朗西南部城市,诗人萨迪和哈菲兹的故乡。是叶赛宁想象中美丽的波斯城市。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在人世间虽然只度过短暂的30年,但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座蕴含丰富、弥足珍贵的诗歌宝藏。他出版有《天蓝色》、《变容节》、《乡村日课经》、《无赖汉的自白》、《小酒馆式的莫斯科》等诗集,还创作了很多组诗、长诗等。叶赛宁的诗作清新自然,毫无矫饰,又饱含真情,令人读后有“余音绕梁”之感。任何一个热爱诗歌的人,都会被叶赛宁诗中那“美丽的忧伤”所打动,从而希望继续在他的诗歌宝藏中探寻和求索。
叶赛宁的抒情诗深为人们所喜爱,他的许多诗作都广为传诵。大自然、爱情、祖国和故乡是他最喜爱的题材。他以此为主题创作的诗歌形式优美、感情真挚,表现出诗人卓越的才华和独具的匠心。除了其诗的内容和优美的意境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外,叶赛宁对作品结构形式的精雕细刻也使他的诗朗朗上口,更易诵记,同时更增添美感。
叶赛宁的抒情诗深为人们所喜爱,他的许多诗作都广为传诵。大自然、爱情、祖国和故乡是他最喜爱的题材。他以此为主题创作的诗歌形式优美、感情真挚,表现出诗人卓越的才华和独具的匠心。除了其诗的内容和优美的意境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外,叶赛宁对作品结构形式的精雕细刻也使他的诗朗朗上口,更易诵记,同时更增添美感。他晚期的作品《波斯组诗》更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脍炙人口之作。这是叶赛宁1924 – 1925年间在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旅行时创作的作品。在诗人的想象中,这里便是神奇瑰丽的波斯。组诗共15首,几乎每一首诗都用词语或句式的反复使诗歌对举的布局方式表现更为明显,回环往复,读来其味无穷。特别是其中第三首《莎加奈啊,我的莎加奈》,每一诗节的首行、尾行反复,同时第二诗节的首行是重复第一诗节的第二行,第三诗节的首行是重复第一诗节的第三行……这样到全诗结束,第一诗节已被完整重复了一遍。
诗中提到的莎加奈是诗人在黑海岸边的巴统结识并一见倾心的一位中学女教师。她成了组诗中诗人对其倾诉衷情的波斯姑娘。这以“莎加奈啊,我的莎加奈!”开首的诗本该是热恋中的情话,而面对美丽迷人的异域女郎,诗人讲述的却是故乡——可见他对故乡的一片浓情。诗的第一节概括地讲到诗人记忆中最为亲切熟悉的北方故乡的景物——田野、麦浪。第二节以下每一个诗节都是对第一节中一个诗行的具体化。“北方”、“田野”、“月光下翻滚的麦浪”等故乡的景物因此反复出现,这使诗中充盈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诗人并非直抒胸臆,喊出“啊!故乡!我思念你!”之类的句子,也没有刻意去把此境和彼境进行对比,而是无论在异乡看到什么,都自然去与故乡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故乡的月亮要比这里大得多,梁赞比美丽的设拉子还更美丽,北方也有一个莎加奈一样的好姑娘……两相对比,诗人的心思所在便十分清晰了。全诗只是反反复复讲述着北方的景色,关于“思乡”并未着一字,读来却满眼满心都是思念,从未提到“优伤”,读者却能感受到他满怀的乡愁挥之不散。“月是故乡明”,叶赛宁这首诗便是对杜甫这五个字最准确、最动情的诠释。
这首诗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应该说,这种特殊的回环结构功不可没。这样的结构是表达这样的感情所需要的,而这样的感情也的确是靠了这样的结构才传达得淋漓尽致。叶赛宁的《莎加奈啊,我的莎加奈!》一诗,是有意地、自觉地发掘诗歌句法特殊表现力的典型范例。这首诗被作曲家A.日夫佐夫谱成抒情歌曲,在俄罗斯广为传唱。
(文章来源:《俄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