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中亚沙龙(二十四)
- 2024-11-18
- 次
2024年6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第二十四期中亚沙龙,讨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与中国—中亚合作。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主持会议。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关雪凌在致辞中指出,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已逐渐发展为本地区的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成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一面旗帜。即将于今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将迎来上合组织的第十个成员国—白俄罗斯,这显示了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证明了上合组织奉行的宗旨和准则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尤其在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危机此起彼伏、全球治理赤字加重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促进发展繁荣的非常重要的力量。同时,它也为欧亚各国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各方面的务实合作、携手共同应对挑战,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如何进一步探索区域组织的合作和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如何把“一带一路”倡议跟上合成员国的发展战略实现有效对接与共赢发展,如何真正实现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自主,这些问题对上合组织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今天的中亚沙龙恰逢习近平主席赴阿斯塔纳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并访问中亚国家前夕,希望各位专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开一次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许涛谈了对上合组织发展和中国—中亚合作的几点思考。他认为,世界和地区大环境的动荡带来了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结构上的明显变化:一是各国政治精英积极重塑权利构架;二是各大战略力量加强在中亚的博弈;三是中亚国家多支点平衡外交自主性上升。这些变化的趋势仍在加强,将是影响上合组织发展及我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重要变量。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及波罗的海三国研究室主任赵会荣作了《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对于上合组织的影响与应对》的主旨发言。她认为,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具有必然性,短期内俄乌冲突将有所升级,但中期2-3年烈度有可能逐渐降低,直至冻结。在这一情况下,上合组织面临一些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在地缘政治对抗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因为坚持“上海精神”,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青睐。但上合组织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地区和国际安全环境更加严峻,非传统安全方面有不少值得警惕之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王郦久,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副主任杨进、该所研究员肖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玉荣,国务员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徐晓天等专家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