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中亚沙龙(十七)
- 2024-11-06
- 次
10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第17期中亚沙龙,讨论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年以来的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内外政策演变,包括俄罗斯与中亚、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阿富汗局势对中亚的影响等问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中亚问题研究的元老之一赵常庆认为,三十年来中亚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中保持了独立,成就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亚各国不仅努力探索国家制度建设的模式和经验,而且积极参加国际事务,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现在中亚国家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些国家的发展方向仍在探索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许涛在谈及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形势时指出,三十年来乌国形势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91至2016年卡里莫夫执政时期和2017年以来米尔济约耶夫担任总统时期。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奉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国家发展速度加快,在国际事务特别是在中亚地区的作用明显提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亚研究室原主任吴宏伟谈了对哈萨克斯坦独立三十年发展过程以及中哈关系的看法。他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领导国家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和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现任总统托卡耶夫基本执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既定方针,保持了国家稳定与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聪则阐述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转型问题。他认为,应该注意到,吉尔吉斯斯坦和中亚其他国家的转型是在全球化浪潮兴起和随之衰弱的背景下进行的,与国际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相较于中亚其他国家,吉的转型更为艰难,发展前景尚有一些未知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谈了对中亚国家三十年变迁的看法,认为中亚地区有史以来经历了四化:突厥化、伊斯兰化、俄苏化和独立以来的现代化。三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成为对中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但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中仍存在不少短板,需要克服。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办公室副主任苏畅主要谈了对三十年来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看法。她在梳理三十年来中亚地区的重大安全事件后指出,中亚国家基本保障了本国和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安全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努力淡化国内的部族意识,实现了政治力量的基本平衡。但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南北地区矛盾依旧严重。中亚一些国家仍存在发展道路之争、发展不平衡和贫困、外部影响(如极端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等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中亚国家社会思潮、青年、贫困、网络安全等问题的研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所研究员王郦久着重谈了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他认为三十年来俄罗斯对中亚的经营是成功的,保持了对中亚国家的主要影响力。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保障作用无可替代。
本次沙龙由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研究员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副主任杨进、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和波罗的海国家研究室主任赵会荣等。与会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